拥有一个私人微信公众号或自媒体是什么样的体验?
小编身为一家做微信代运营公司的员工,作为一个互联网运营人员,来谈谈拥有拥有一个私人微信公众号或自媒体是什么样的体验?小编一开始接触互联网营销的工作的时候,就像楼主说的,纯粹好奇,自已运营了一段时间,发现在有点找不到运营微信公众号或自媒体目的。
随着对这个行业以及对互联网营销认识的比较深的时候,发现,把一个公众号运营到有一定的粉丝量,自媒体平台如:(今日头条)所发的内容有一定有阅读量,是可以获利的。

接下来,千享科技小编还是和大家聊聊运营自媒体公众号一些想法。
一、专注内容
现在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,可能你也会发现,你关注了很多公众号,但往往你点开去看的却很少。你的手机就像一个巨大的信息收容站,有很多信息投入甚至超载,大家都患了信息恐惧症。
套用罗振宇的说法,我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 “IP”。我自己既是内容出口又是流量入口。
做自媒体的内容运营建议要遵循“有用、情感和互动”的思路。
有用
分享的内容都是自己的实际工作、生活中的感受,不发垃圾信息,也不做内容转载,确保粉丝打开我的文章,就是看到有用且原创的内容。
情感
文章有特点,不是标准化的美文,有自己的文章风格。
互动
微信后台留言一定要及时回复。有很多粉丝会在后台提出很多中肯的建议,这些都是他们的用户体验,只有根据粉丝的建议不断完善才能做出人人喜欢的内容。

二、注重口碑
社交网络的建立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,信息的流动是信任的传递。微信公众号建立的用户关系信任度越高,口碑传播越广。和用户做朋友这个观念转变,是因为今天不是单纯传输信息的时代,而是构建参与感!
订阅号没有营销推广资源,朋友的口碑传播是我最重要的发展粉丝的手段。得到他们的认可后,他们自然就会转发。
当朋友分享这个话题后就能带来的新粉丝,他们有会留言的。把这些问题收集成为下一期的话题,这样就不但内容可以持续被生产,而且粉丝还会觉得自己的问题在文章中得到答复更加有参与感,他们分享文章的概率就更大,文章内容其实都是根据粉丝的话题产生的。
粉丝效应都是从一个小的族群开始。大家因为某个共同兴趣而聚在一起。去中心化的互联网,未来将分化出无数的兴趣族群。
三、借助东风
个人做公众账号没有营销资源拉粉没有关系,其实互联网上有很多免费的流量资源可以用,就是自己要辛苦一些。
之前说了文章内容很重要,文章内容质量好,又是原创,就可以多投几个平台,不要只做微信公众账号。微信公众账号定位为粉丝运营平台,可以利用其他平台导流。
比如,可以在今日头条、人人都是产品经理、简书、数字尾巴、脉脉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投稿平台上都开设了自己的专栏。虽然我每周只能生产出2-3篇文章,但是我在多平台分批投放,其他内容平台上我都会留自己的微信号,自然就会有免费的流量导入过来。
且从这些平台过来的粉丝,都是想和我做深度交流的,都会给我留言问些问题之类,所以粉丝质量很好。
这样分批多专栏发布文章还有一个好处就是——不会出现写了文章才有点儿粉丝,不写就没有的情况,可以看到自己的公众账号有持续的粉丝增长,对自己的信心有很大帮助。

扫一扫,关注我们